貿易珠(trade beads)


狹義的貿易珠一詞,主要是以1617世紀歐洲強權國家,如威尼斯、荷蘭、德國等所生產的琉璃珠與非洲國家進行高經濟商品、黃金或奴隸的交換而得名。在當時,琉璃珠不但搶手而且有很高的獲利價值,因此琉璃珠一躍成為國際貿易交流的一顆明星。其製作技術一度被歐洲人視為高度機密,當時許多歐洲的琉璃工匠都被嚴密的監視與控管,此一背景故事也為貿易珠的製造與歷史的關聯性,更增添一層神秘與哀戚的色彩。廣義來說,當時舉凡在當時有交易情形的各種珠子種類都可稱為貿易珠,這其中也包括非洲本土土法製造的琉璃珠、銅珠、鋁珠,以及印度-太平洋琉璃珠、印度生產的紅玉髓珠、纏絲瑪瑙珠、阿富汗的青金石珠等等。只不過琉璃珠的製造技術一直掌控在歐洲的幾個國家手中,並且這些琉璃珠的色彩鮮明、式樣與外型變化繁多,極受到一些非洲國家的歡迎。因此,一般提到貿易珠一詞,就會直接聯想到是以1617世紀的威尼斯為主之歐洲國家所製造的單色與多彩琉璃珠。

歐製的琉璃貿易珠花色式樣繁多,令人目不暇給,並且質感優良經久耐用

Instagram